近期颇受市民关注的垃圾分类话题令温州技师学院和好玩科技公司的展位聚集了不少人气。前者,由该校四名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压缩垃圾桶可实现对铝罐、塑料瓶的自动分类,提高回收效率;后者,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海归创业团队引入“互联网+环保”概念,引导市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丢个饮料罐进去,只需两秒钟,垃圾桶就自动完成压缩与分拣,压缩后的罐身瓶体仅有原来的1/3,比传统垃圾桶多装3倍垃圾的量。据温州技师学院老师杨坚介绍,这款首次亮相的太阳能压缩垃圾桶由该校4名技师班的学生设计完成,顶部采用多晶硅面板,内置的蓄电池储存的电量能供垃圾桶正常使用3至5天,还可感应垃圾容量。
“原理在于借助感性器对材质进行识别而实现自动分拣。”杨坚说,保洁人员每次回收饮料瓶时都得先一一踩扁。“太阳能压缩垃圾桶正是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而来,全程都由学生完成。”杨坚表示,这款垃圾桶还会做些进一步的改进,也欢迎有意向的企业参与合作。
靠“学会丢垃圾”,普通市民可以免费去超市购物,上健身房锻炼,由温州好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绿银行”让这一切即将成为现实。该团队设计的这组垃圾桶共4个,分装金属、塑料、玻璃、纸板等可回收垃圾,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等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及其他垃圾。通过使用不同编码的垃圾袋分装垃圾,丢弃时,感性器会自动识别垃圾袋上的编码,相对应的垃圾桶会自动弹开。
“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市民会获得一定量的商城积分,用来兑换成购物券或是其他消费支出。”身为团队创始人之一的张潇介绍,系统的核心在于引导市民垃圾分类,借由互动让丢垃圾变得“更好玩”。
据介绍,“绿银行”目前的造价在2000元左右,实现量产后,每组垃圾桶的成本可以控制在600元。此外,由于每个垃圾袋编码的唯一性,能实现源头追溯的功能,采集到的信息也为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