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市接连遭遇雾霾天气,秸秆焚烧是众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虽然相关部门连下禁令,仍难以得到制止,根源还在于秸秆回收再利用没有形成产业。哈市从韩国引进了一个新技术,不仅能够回收秸秆,还要将其变成环保、可降解的饭盒、购物袋等生物塑料制品。在位于中国云谷的黑龙江某公司内,来自韩国的韩贞九、金奎喆两位专家为记者解答了如何让被废弃或焚烧的玉米秸杆、玉米芯、稻草、谷皮等可再生的农副产物变废为宝的方法,“通过磨粉、化工合成的加工方式生产出可降解,且降解时间可调控的生物合成树脂,也就是可以替代30%--85%石油基树脂用以生产塑料制品。根据材质不同,秸秆等生物原料对化工材料的替代率可以达到35%——70%以上。实验证明,生物合成树脂通过简单的掩埋,最短只需要6个月就可完全降解,不需要另行处理。”
在现场,韩国专家为记者展示了正在韩国热销的生物塑料制品,包括饭盒、购物袋等。记者看到,这些产品的颜色较深,产品表面还有一些黑色的像杂质一样的东西。闻起来带着类似于稻谷的清香,并没有普通塑料刺鼻的气味。韩国的专家告诉记者,生物塑料的特性普遍高于传统塑料,生物塑料袋弹性更好、更耐用,生物塑料饭盒没有塑料的刺鼻味道,不会影响食物的品质,而且可耐120度的高温,用微波炉、蒸汽加热都没有问题。“用秸秆替代塑料产品中化工物的比例,生产出的原料成本要低于现在原料的成本。而且,使用这种新材料不需要更新设备,原有的设备使用我们的原料,能生产出同样规格的生物塑料制品。生产出的成品包括一次性饭盒、塑料袋、餐盘,可多次使用的餐具,还可以使用在汽车内饰上,减少新车内部的甲醛含量。”
黑龙江该公司董事长王育钦说,“黑龙江一省年秸秆产量就在6000万吨,生物资源丰富。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大量回收秸秆,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创收实惠,还能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态压力。”目前,该公司将首个原材料工厂设在五常,高产量的五常大米所产出的稻壳回收后,制作成稻壳超微粉,再合成生物合成树脂。今后,在哈尔滨周边发展多个秸秆微粉工厂的同时,投资6个亿建设生物合成树脂原料园区,建设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争取形成年生产生态塑料150万吨的规模,让韩国的这项成熟技术在哈市全面落地。